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
共青团海南省委
琼教工委〔2011〕56号
关于表彰海南省2011年度大学生志愿者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
优秀论文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2011年暑期,各高校结合自身学校的特色,充分发挥高校科教和人力资源优势,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以“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为主题,组织广大师生深入乡镇农村、工矿企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国际旅游岛宣讲服务、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各地党政、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本次活动中,广大师生充分发挥自身知识技能,服务社会,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广大青年学生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写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实践论文。
为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在各高校评选表彰的基础上,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海南省委经研究决定,对海南大学等7所先进学校,海南大学赴昌江挂职锻炼实践服务队等23支先进实践队,李卫群等34名优秀指导教师,杨熙元等60名学生积极分子,《关于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的研究报告》等40篇优秀论文作者进行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希望我省高校广大师生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积极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附件:海南省2011年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学校、先进实践队、优秀指导教师、学生积极分子、优秀论文名单
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 共青团海南省委
2011年11月10日
附件
海南省2011年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
实践先进学校、先进实践队、优秀指导教师、
学生积极分子、优秀论文名单
一、先进学校(7所)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医学院
琼州学院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二、先进实践队(23支)
海南大学赴昌江挂职锻炼实践服务队
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科技兴农服务队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赴定安县母瑞山革命老区调研实践团
海南大学海南省公民道德建设服务团
“爱心助成长”——海南师范大学关爱农民工子女实践服务团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海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赴琼海市阳江镇实践服务团
“秉承革命情·服务新农村”——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定安县龙门镇“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
海南医学院国际护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传温暖、递健康”医疗服务队
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爱心点燃希望”义务支教暨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实践服务队
琼州学院2011年暑期大学生“让青春之火照亮希望之星”赴昌江县十月田镇支教服务队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艺术分院实践小分队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理工分院实践小分队
海口经济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
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队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管系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小组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国家“十二五”规划宣讲考察团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党90周年”成就宣讲团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电维修服务队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三下乡文艺团
三、优秀指导教师(34名)
海南大学:李卫群、王森森、吴新、王明繁、周霞
海南师范大学:张妍、徐丽、许培栓、钱烨
海南医学院:冯婥姬、姜芬、林典岳
琼州学院:邓琼飞、刘家宝、黄海蓉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谢鸿源、曾瑞福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陈国庆、朱广君、岳宗良
海口经济学院:佘林芳、金鹏飞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潘富、许昌斌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林文曼、马中力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付春领、罗丹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黄邦姬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袁力伟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朱宏文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杨璐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王宗建、邢琼勇
四、学生积极分子(60名)
海南大学:杨熙元、胡宗龙、柳杨、洪小慧、王可、陈希源、王靖显、王一钦、杨正帅、刘傲东、赵轩
海南师范大学:张志文、吴钟杰、龙集彬、黄灿、刘倩、廖虹虹、田阳、高敬轩
海南医学院:陈应尧、黄仕功、柯渠青、梁金玉、权云帆、宋烈
琼州学院:张洪曌、李晖、朱晴、陈大旺、王绥波、高灿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杨丽、贾博儒、盛洋、周世伟、王成婷、刘驿
海口经济学院:坦克斯、龙云、李目、刘婧琳、黄冉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李可闯、吕冰、刘静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韩宁宁、唐栀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田爽、刘忠兴、王平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万法启、张璐、张春涛
澳门新莆京游戏大厅:李珠、陈亚娟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曹款森、马超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牛利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关楚才、鲁珍
五、优秀调查报告或论文(40篇)
一等奖(6篇)
1.关于海南岛离岛免税政策的研究报告
(海南大学:黄胤杰、韩鸿玉、刘博)
2.海南公民素质状况调查与提升研究
(海南大学:丁天全、王紫轩、于丹)
3.海南省小学高年级学生一般学习观的初步研究——基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三下乡调研
(海南师范大学:方秉希、徐家琦、邬彪)
4.海南省救护培训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海南医学院:刘旭俊、雷振林、张优)
5.海南先民的发祥地——三亚市落笔洞史前人类文化遗址调查
(琼州学院:李琦惠)
6.给予GPS/GIS/GSM的车辆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践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方瑜、贾存钰、胡斌)
二等奖(13篇)
1.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海南农村群体性公共危机事件案例调查分析
(海南大学:曹阳、王永莉、王鸿伟)
2.由世园会想开去:海南发展创意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海南大学:韦裕梁、林冬冬、全克杰)
3.海南省海口市项目区农产品品牌策划
(海南大学:赵芬、唐萍、任久祎)
4.海南高校学生下乡支教的现状调查和意义分析
(海南师范大学:陈吉英、潘燕平、吴彩虹)
5.孵化基质酸碱度对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胚胎发育的影响
(海南师范大学:陈美玲、杨志兵、容银燕)
6.海南省黎汉族农民生活方式调研报告——以海南省东方市王沟村、板桥村为例
(海南医学院:洪娟、黄仕功)
7.海南省文昌市普通农村中学生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原因分析的调查报告
(海南医学院:郑温洁莹、崔若帅)
8.三亚市青少年文化消费现状与对策探析
(琼州学院:王亚琼)
9.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琼州学院:白海成、徐阳、苏致远)
10.积极探索致富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李可闯、徐可可、袁丽芳)
11.关注留守儿童服务基础教育——桂林洋地区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玲玲、李子灿、李春鹰)
12.海南西部地区乡镇中学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陶冶、梁小玉、卫彬和)
13.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民众法律意识的提升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康蠡、黄金成、徐骏)
三等奖(21篇)
1.海南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
(海南大学:张浩、宋莉、顾天羽)
2.建设旅游岛背景下三亚市居民核心自我评价、领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的关系
(海南大学:刘傲东、郑子琪、林兴勇)
3.海口市与相似经济水平省会城市的物价水平对比调查
(海南大学:林祥阳、白雪丽、孙正)
4.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的扩散对比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赵龙辉、魏朝军、舒超华)
5.海南部分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潘在强、李雪霞、麦宜珍)
6.海南省湿地资源现状及立法保护
(海南师范大学:刘剑川、林青)
7.海南药食两用植物的作用及其保护与开发
(海南医学院:权云帆、刘真)
8.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口腔卫生资源及发展前景现状调查
(海南医学院:吴永盛、何亚兰、徐志明)
9.三亚市社会体育运动人群的现状调查分析
(琼州学院:李家焕、翁兴川、陈子煜)
10.三亚市直接排海污水及排放量调查
(琼州学院:杨涛)
11.海南省五指山地区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现状调查
(琼州学院:黄自强、朱宝、崔怀广)
12.青春梦想——关于《关于海南省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郑婉、杨帆、申泽华)
13.关于《青少年应继承党的精神》调查报告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谢长丰、谢雅琪、谢玉瑶)
14.海南省北部湾工业区高污染环境调研报告——以东方昌江儋州地区为例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王成婷、张丹丹、付涛)
15.从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看我省大学生的暑期实践
(海口经济学院:刘娜)
16.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游艇产业发展探析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刘静、侯瑞瑞、陈祖锋)
17.暑假社会实践论文——美庄的十天,教育的明天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韩冬雨)
18.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普法教育的调查研究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薛妮、徐媛媛、禹杰)
19.儋州市洋浦镇乡村小学支教实践报告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图雅)
20.积极学习先进经验 加快国际旅游岛社区义工发展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牛利、徐治家)
21.大学生创业准备情况的调查报告——会计专业大学生创业分析
(海南工商职业学院:王伟)
主题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先进 表彰 通知
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 2011年11月10日印发
(共印25份)